寿阳离城门最近的是阳春客栈,而陈州离陈门最近的是——某中产阶级人家的院子:
这是一栋歇山顶的房子,面阔5间,凑合着可算雕梁画柱了,格扇窗门也很PP。 院子倒是比寿阳人讲究,有石桌石凳,还有个小池塘种着荷花:
这户人家斜对面,是马戏团的驻地:
马戏团院子大门两边的装饰是大象:
驻地里还有关象的象笼,虽然里面并没有站着一头大象:
院子里还有一所四方形的小房子,是马戏团的员工宿舍:
马戏团的建筑装饰风格有点像景泰蓝,尤其是大象背上的装饰。景泰蓝是“铜胎掐丝珐琅”,用铜丝嵌出图案后填色多遍直至填到平,烧过后再磨光,看起来就是平的,掐丝用的是铜丝,之所以成品的丝看起来是金色是因为镀了金。不过景泰蓝是铜胎的,这大象的底子明显是个石头OR水泥墩子。 稍微好点的景泰蓝是通体都有掐丝填色的,不过早期或是做工较糙的也有的露出一部分铜胎,掐的丝也不一定镀金了,比如这个号称明朝的鸡形香薰:
象笼和员工宿舍的材质看着虽然是木头的,不过建筑风格却是有着浓重的伊斯兰石质建筑风格:拱形的门窗、穹顶、鲜艳的颜色、几何和蔓草纹饰、尤其是象笼顶上的穹顶四方还有四个小塔。 石质建筑中拱券是一大特征,欧洲的主流风格,从古希腊罗马到巴洛克,拱门大都是老老实实的圆弧形拱,哥特建筑里常用尖拱,而伊斯兰和拜占庭两种建筑风格则是另一伙的,拱券形式很是丰富,有许多非常花哨的拱券样式。 罗马角斗场,这是圆弧拱:
巴黎圣母院,哥特建筑代表作,这是尖拱:
泰姬陵的尖拱,这是伊斯兰建筑,跟哥特式尖拱略有区别,拱尖反向弯一下(就像游戏里马戏团员工宿舍的门窗上的尖拱),拱上装饰的蔓草花纹也是伊斯兰建筑的特色:
这种花瓣状的叫做多叶拱:
穹顶是石质建筑的另一个重大特征。古希腊人还没有建穹顶的技术水平,是古罗马人创造了体量宏大的穹顶,欧亚两洲一直沿用。 罗马万神庙,穹顶的直径有43米:
天主教第一大教堂,梵蒂冈的圣彼得大教堂,这是巴洛克建筑的代表作,比罗马式的穹顶要高大精美(这拱顶高38米):
泰姬陵的穹顶,泰姬陵的穹顶和巴洛克式的有点不同,中央鼓出来,顶上变尖(和它下面的尖拱类似):
莫斯科红场上的圣瓦西里大教堂,这是东正教教堂,典型的拜占庭风格,这个的鼓肚子和尖顶比泰姬陵的更明显,颜色那也是相当的鲜艳:
但也不是所有的伊斯兰建筑都是这种宝塔糖状穹顶,也有不是这样的。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的两座著名清真寺,蓝色清真寺和苏雷曼尼亚清真寺,就没有鼓肚子和尖顶,而是平滑的圆穹顶。 蓝色清真寺(Sultan Ahmed Mosque,俗称Blue Mosque):
苏雷曼尼亚清真寺(Süleymaniye Mosque),长得和蓝色清真寺很像,不要搞混了,蓝色清真寺周围有6座塔,苏雷曼尼亚清真寺只有4座:
清真寺周围的塔叫授时塔,又叫传音塔,旧时每到做礼拜的时间,清真寺里就会有人走上塔顶,高声呼唤大家做礼拜,现在广播设备大能,这塔只剩下象征意义了。一般清真寺都是4座授时塔,只有蓝色清真寺有6座塔。 值得一提的是蓝色清真寺隔着一条街的对面还有圣索非亚大教堂,修建时间比那两清真寺早得多(两清真寺是16-17世纪修的了),是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大帝(大概4世纪初)建来供奉智慧之神索非亚的异教徒神殿,,6世纪中又由朱斯特尼大帝再建,后来基督教征服了罗马,神殿被改成了基督教教堂,再后来穆斯林们占了这片地,将其改成了清真寺,还添上了4个授时塔,到20世纪初,被改成了博物馆。 圣索非亚大教堂(Hagia Sophia):
圣索非亚大教堂和蓝色清真寺合影全景,加起来一共有10座塔:
马戏团还有个临时搭的表演棚子,很质朴的木结构,屋顶上还有象牙状的装饰:
马戏团驻地的对面是杂货铺璎珞斋:
“璎珞”一词一般指的是珠玉串成的装饰品,常常是项圈一类,所以被用来当作杂货店的名字。璎珞斋这样的就是硬山屋顶,屋顶只到山墙为止,不再往外挑。 各个城市的杂货铺都很有钱,陈州也不例外,璎珞斋虽然是个小房子,装饰得却很精致。格扇门和气窗,招牌看着也很不错(不过为啥是立在屋檐上面而不是挂在屋檐下面,岂不是容易被风吹倒),屋檐和山墙上还有一圈几何纹样装饰,山墙顶有金色颜条装饰,一侧山墙上还有金色的花纹。 山墙上的几何纹样装饰:
山墙上的金色纹饰:
古时器物上的金色纹饰,经常用金色颜料描画的方式,叫“描金”,又叫“泥金”。(泥金还有别的意思,有些时间段只有器物全敷真金粉才叫泥金。)经常用在漆器、瓷器之类上面,泥金还常用在纸张和纺织品之类上。 宁波的泥金彩漆工艺:
璎珞斋的屋顶在正面挑出来一截,成了一个雨棚,这种屋顶的出挑在传统结构中一般是由木质斗拱来承担的。 斗拱是两个垂直方向的木梁逐层纵横交错叠成的,叠成一个上大下小的架子,承受屋顶的重量,把力传给柱子。通过木梁的层层出挑,可以做出比下部结构宽大许多的屋顶。屋顶边沿的叫平身斗拱,角上的叫拐角斗拱。 斗拱的原理是这样:
可以做成许多层:
斗拱之于木结构,就好像拱券之于砖石结构,是基本的特征。斗拱的历史很悠久,战国时的器物纹饰上已经能看到痕迹了。后世的斗拱装饰性越来越强,并成为了区别建筑等级的标志。 太和殿纹饰精美的层层斗拱:
升平客栈的名字大概是从“歌舞升平”中借来的,彰显着陈州富贵的生活,是一栋很大的、三层的、五角形房子:
如果从上方俯视,就是这个样子,像切掉一个角的正方形:
陈州是个纸醉金迷的繁华大城市,客栈就是这繁华的一个缩影,建筑高大,格扇门窗也极其精致,正门是气派的六扇(从“六扇门”这词的来源可见,官府的气势也不过六扇而已):
二楼正面当中仍然有和寿阳的阳春客栈一样的多余的柱子(以及多余的柱础),二楼的每个檐角还挂了一串灯笼。大门上方的牌匾“升平客栈”由于视角原因,在游戏里不怎么容易看见,不过檐角挑着的漂亮布招子上写着的“升平客栈”四字倒是很显眼。 侧门有八扇(比正门还多了),也和正门一样的格扇:
凑近点,能看到正门前精致的对联和散水:
对联是用民俗酒店春联“门前贵客喜频临,堂明室净待嘉宾”改的,把下联改成了“明堂净室待嘉宾”,又是从左往右挂的。 散水上有相当漂亮的卷云纹团花装饰,大概是从某个瓷器或纺织品上抄来的。 团花图案常常用在各种器具和纺织品上,还有许多形成固定格式的吉祥团花纹样,如“五福捧寿”(五只蝙蝠围着圆形的篆体“寿”字)、“事事如意”(一柄如意和两只柿子排列)等。到清朝,云锦之类高档面料上的团花品种那是相当的丰富。衣服上的团花(比较大的团花)排列和数量都有讲究,有八团花、六团花之说。 故宫藏石青缎绣八团花卉女夹褂:
升平客栈的最顶上(也就是三楼),游戏里平常的视角不怎么看得到的地方,是一丁字形歇山顶阁楼:
这三楼和下面两层形状不一,确实像一阁楼,四边还有露台。丁字形的那一竖是抱厦的样子,除了正面没有门。 如果是正二八经的抱厦,在这一面就应该有个门:
正常的抱厦是这个样子:
升平客栈再往前走点,就是宝气钱庄:
从侧后方看是这个样子:
宝气钱庄的名字大概取了“珠光宝气”之义,房子也很有点珠光宝气,格扇门窗比客栈还要精致,正门六扇,四周的外墙下方都装饰着红色线条,招牌都是金灿灿的,檐下挂的一溜灯笼都是宫灯型,比客栈的要高级。 这种格扇门以前在讲究的人家会在下半截雕花,除了草叶花朵之类,有时还雕些故事在上面,三国演义啦杨家将之类的。这些房屋和家具上的雕花常常是儿童启蒙的工具。 钱庄从外面看起来是三间(当然游戏里进去后只有一间),一明两暗,中间那间是明,两边两间小的是暗。屋顶是漂亮的歇山顶,中间高两边低,檐角挑起,大概这屋顶是从某园林建筑里搬来的。 钱庄的三间房从后面看是平齐的,但从前面看,中间的正堂凹进去一截,这种做法叫“退步”,就是指正堂比旁边的屋子退进去几步,显得比较庄重。 钱庄正堂的高屋顶正脊两端有鸱吻,游戏里大部分建筑都没这东东。早期建筑的鸱吻都很简单,到了后来,明清以降,就越来越复杂了。
鸱吻又叫鸱尾,是龙生九子之一,随印度佛教传入,是佛经中雨神座下之物,能够灭火,所以被安在屋脊两头,作消灾灭火用。经典造型是鱼形的龙,像这样:
|